唐巧的博客

读《真需求》

字数统计: 719阅读时长: 2 min
2025/03/08

一、序言

最近读完了梁宁的《真需求》,在我看来,梁宁的角色更像是一个老师,因为老师喜欢给学生结论。可能她最有名的作品就是得到 App 上的《产品思维 30 讲》,所以她喜欢给解决方案,给框架。

什么是解决方案?就是给你说某某成功的核心原因是什么,再围绕一系列核心原因建立一个理论上的框架,于是所有的成功就来自于这个框架。学生掌握了这个框架,就理解了所有的生意。

这,确实很符合很多人的需求。

在这本书中,梁宁的解决方案是:价值-共识-模式框架。

但是说实话,我不太喜欢将创业之路极简化的叙事。这种形式虽然易于理解,但是不解决实际问题。真实的企业经营每天面对各种复杂的决策和执行,不是有一个好的生意框架就能当银弹的。极简叙事也简化了成功企业的归因,容易误导读者。

我更喜欢的是能够落地的思维。比如段永平的“不为清单”,“长期主义”,“做正确的事情”,虽然有点像什么都没说,但是更易于落地。

所以,本书的大部分内容对我来说帮助不大,但是我从另外的视角也从书中得到了一些启发,分享如下。

二、情绪价值的产品很重要

梁宁把产品价值分为功能价值+情绪价值+资产价值。我不同意这样的分法,因为这么分不太 MECE( 金字塔原理中的 MECE 原则,即 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

但是,我认为情绪价值是重要的商业产品。我的老板把这个叫做“无用之物”的生意。未来消费者会越来越关注自己,做悦己的选择,这方面的商业价值非常大。

三、从历史中思考

梁宁在书中问:如果你在 2012 年同时拿到当时的几个 offer,你应该如何选择?这几个 offer 是新浪微博,虎嗅,搜狐,微信,今日头条。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因为当时没几个人看得懂今日头条。就连投资机构都不投今日头条,更别说一个应届生会选择头条了。

但是这种思考角度让我意识到,其实这个世界的未知性是极强的,就算你是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你也可能判断失误。

面对不确定性,构建好自己的反脆弱系统才是合理的应对方式。这事就像做资产配置一样,是我们应对变化和风险必须学会的生存技能。

以上。

CATALOG
  1. 1. 一、序言
  2. 2. 二、情绪价值的产品很重要
  3. 3. 三、从历史中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