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巧的博客

2015 年个人总结

字数统计: 2.4k阅读时长: 8 min
2016/01/02 Share

关于创业

今年猿题库顺利拿到了 D 轮 6000 万美元的 融资,估值 3.6 亿美元。而我负责的 小猿搜题,也从年初的几十万用户,增长到了 5000 多万用户。

今年是小猿搜题的风光年,我们上了「天天向上」,在各种黄金档节目中打电视广告,整体用户数据增长惊人。研究组、市场运营、内容部门各种给力,使得产品技术工作进展得非常顺利。

下图是小猿搜题登上 AppStore 教育榜榜首的截图。

我的工作

对于我自己来说,2015 年的工作主要分成上半年和下半年两个阶段。

上半年,我一边负责小猿搜题的 iOS 开发工作,一边负责小猿搜题技术团队的组建和协调工作。小猿搜题当前大部分同事都是在上半年入职到这个团队的。

下半年,团队成员磨合得差不多了,团队里面 iOS 同事也成长起来了,我自己能够从 iOS 具体的开发工作中脱身,使得我更多地关注产品和团队了。

下半年自己的工作主要聚焦到了管理业务和管理团队上,每天组织协调和沟通的事情很多,除了 Scrum 的定期会议外,我还得参加产品的 Scrum 会议和产品过稿,还有美术的过稿。另外,我时不时也需要和运营的同事沟通协调。

有时候忙完一整天不知道时间是如何过去的,然后又看着自己 iOS 开发技能慢慢变弱,有一种焦虑感。于是我首先开始多读书,接着就是总结,试图调整自己。

数据分析的工作让我知道任何的改进都是应该基于数据的,这样更加理性。所以,我拿了一个小本子,记录自己每天的详细时间花费情况。于是就有了下图这样的一页一页的记录。

这样大概记录了一周多,我基本上知道了自己的时间是如何花掉的了。然后,我开始归类自己的时间花费,看看主要花在了哪些地方。对于一些优先级不高的事情,我会注意调整它,不要让它把重要的事情给耽误了。

我也开始总结一个产品技术负责人的工作。在想得差不多了之后,我利用每周一早上和 CTO 的沟通机会进行讨论,最终,我完成了文章:《涅槃重生:我的技术转管理之路》,并且在北京架构师峰会上做了相应的技术转管理分享。

现在我不那么焦虑了,不过觉得自己还是需要多学习和提高。

图书出版

《iOS 开发进阶》 在 2015 年 1 月份顺利出版,然后首印 3000 册迅速卖掉了,出版社加印了 2000 册,然后过一周又卖光了,然后他们加印了 5000 册。之后又陆续有加印,最终到年底的时候,《iOS 开发进阶》销售了 17000 册,我听出版社老师说,这个成绩在技术图书里面是算相当好的。

虽然称不上完美无缺,我个人对这本书的自评是问心无愧的。我用 Scrum 的管理方式来管理这本书的写作过程,我想在互联网时代,按时发布产品比什么都重要,所以,虽然有很多想继续完善的地方,我还是把它付印了。我也把写这本书的过程总结下来,完成了 《我是如何完成《iOS 开发进阶》的编写的》,希望能给想出书的同行一些帮助。

由于我从一线 iOS 开发工作中脱离,《iOS 开发进阶》很可能不会再更新出第二版了,17000 册这个成绩,对于当时 30 岁的我来说,还算是一个不错的里程碑。这次写作让我感受到了出版的乐趣,其实我自己还在蕴量一些写作素材,或许以后会给大家一些新的分享。

写作

今年在博客上完成了 45 篇原创博客文章,差不多一周一篇的节奏。因为 iOS 开发做得少了,所以我的文章中涉及 iOS 开发技术细节的内容少了很多。

我仔细分析了一下今年的博客文章,内容涉及面很广。包括一些 iOS 开发方面的文章,如:

另外,我也向「娱乐记者」转变,采访了一些国内新出现的 iOS 大牛,以及报道一些行业新闻,比如

我更不务正业地写起了硬件的评测:

当然,最离谱的就是我开始卖软件了,我和荔枝数码合作先后卖了 Reveal 和 Charles 两款 iOS 开发中需要的效率工具软件,也为此写了一些文章:

因为工作关系,我也开始总结自己的技术转管理收获,完成了:

在产品工作上面,总结了:

读书

另外,今年开始认真写读书笔记,完成了:

其实还看了一些别的书,包括《格鲁夫给经理人的第一课》、《增长黑客》、《领导梯队》等,但是都没有完成笔记,之后打算补上。

iOS 技术图书也看了不少,要说推荐,还是王巍的 《Swifter》 和 Kevin 的 《Producter》 。《Swifter》适合给新手入门用,《Producter》是一本跨界的书,适合 iOS 开发者用来开拓自己的眼界。

好奇心

2015 年我特别提醒自己要有好奇心,于是就做了很多有趣的事情。

比如,因为搬家和装修,我自己学习了换门锁、换马桶盖子、换马桶的上水管、组装板材家俱、在墙上钻孔这些技能,感觉还挺有意思的,有些时候就感觉在摆弄大号的积木玩具一样。

比如,因为对社群经济感兴趣,交了 1024 元加入了池建强和李笑来老师建的付费群。

比如,因为对 「在行」 这个 App 感兴趣,在上面接单,约见了五位朋友。

好奇心给我带来了极大的收获,比如池老师的那个付费群,我最终不但收获了不少有意思的分享,而且学习了当前社群的运作模式。在「在行」上接单不但收到了一些咨询费,更多的是认识了很多有趣的人,比如说罗飞。

如果要说好奇心给我带来的最大收获,那可能就是「iOS 开发」微信公众号的运营了。

从时间上看,我的「iOS 开发」微信公众号已经运营 3 年多了:

  • 2013 年 2 月 21 日,我开始在微信公众号里发表 iOS 开发相关内容。
  • 2013 年 12 月累积发表了 140 条信息,累积了 5600 名粉丝。
  • 2014 年 12 月累积了 1 万名粉丝。
  • 2015 年 12 月累积了 3 万名粉丝。

最主要的是,我原本没指望做这个事情有什么收获,但是从 2015 年起,开始有各种互联网企业找我投放广告。在这里感谢我的主要广告主:

  • UPYUN:UPYUN 是国内领先的云服务提供商,专注于为开发者提供静态文件的云存储、云处理和 CDN 加速服务。
  • 100Offer:用「拍卖」的方式来提供高端互联网人才招聘的网站。
  • 拉勾网:最专业的互联网招聘平台,我自己就从上面招到了不少同事。
  • InfoQ:InfoQ 了提供中国最高质量的技术会议和技术文章,我自己也是 InfoQ 的社区编辑。现在 InfoQ 创始人 Kevin 把业务做得更广,成立了 极客邦科技,在极客邦科技之下,除了 InfoQ 之外,另外组建了高端技术人员社交网络 EGO、IT 职业学习平台 StuQ 和 企业培训服务 GIT。

再次感谢你们,是你们让我这个自媒体有肉吃。

同时,我也要感谢我的读者,谢谢你们忍受偶尔出现的广告。我仔细算了一下,现在广告的频率是每月 2-3 次。你们放心,我会努力控制广告频率,如果控制不住,我就会涨价的!

未来的计划

2016年,希望自己:

  • 每月至少完成一篇读书笔记。
  • 每周坚持发至少一篇微信公众号文章。

个人 Milestone

  • 小猿搜题团队组建成功,并且获得 5000 万用户量。
  • 「iOS 开发」微信公众号获得了 3 万粉丝,并开始有广告收入。

原文作者:唐巧

原文链接:https://blog.devtang.com/2016/01/02/2015-summary/

发表日期:2016.01.02 , 7:08 晚上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 Crative Commons 4.0 许可协议进行许可

CATALOG
  1. 1. 关于创业
  2. 2. 我的工作
  3. 3. 图书出版
  4. 4. 写作
  5. 5. 读书
  6. 6. 好奇心
  7. 7. 未来的计划
  8. 8. 个人 Milest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