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巧的博客

直觉的陷阱 - 读《思考快与慢》

字数统计: 4.1k阅读时长: 13 min
2018/08/11

最近读完了《思考快与慢》,本书的作者是丹尼尔·卡尼曼。本书作者卡尼曼非常厉害,他由于在展望理论(prospect theory,也被称作前景理论)的贡献,获得了 2002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卡尼曼本人其实是一个心理学家,他将心理学研究的视角与经济科学结合起来,成为这一新领域的奠基人。在他之前,经济学和心理学在研究人类决策行为上有着极大的区别:经济学的观点认为外在的激励形成人们的行为,而心理学恰恰相反,认为内在的激励才是决定行为的因素。

卡尼曼最重要的成果是关于不确定情形下人类决策的研究,他证明了人类的决策行为如何系统性地偏离标准经济理论所预测的结果。

这一本《思考快与慢》就是他的代表作品。思考的两个系统、展望理论等观点都在书中得到了详细阐述。该书也获得了《纽约时报》2011 年度十大好书。

下面我介绍一下该书的主要内容。

系统 1 和 系统 2

本书在第一部分中,先介绍了人类思考决策的两个系统:

  • 系统 1:直觉性思维。
  • 系统 2:理性思维。

系统 1 大部分时候都在主动工作,相当于我们的直觉系统。它帮助我们产生印象、感觉、倾向、直觉。

系统 2 大部分时候都躲在系统 1 之后,只有觉查到系统 1 需要帮助的时候,系统 2 才会介入。

对于程序员来说,系统 1 有点类似于计算机的缓存,又可以类比为深度学习训练之后的模型。总之,系统 1 就是快速的、低功耗的、偏直觉和经验的。

系统 2 代表着我们的大脑进入了高速运转模式。缓存失效,模型不适用,CPU 占用率飙升,耗电量也快速升高。除了游戏中常见的「心流」状态外,其它时候,人们都有着逃避使用系统 2 的倾向,原因很简单:累!

不知道大家上大学的时候会不会有这样的经历:上课时努力听老师讲课,但是特别容易分神,一不小心就开小差,而且集中一段时间失败之后,还会特别容易犯困,感觉老师的话就像是催眠曲一样。好不容易下课了,一下子不困了,特别精神。这是我对于逃避系统 2 的亲身体会。

启发法与偏见

在介绍完两个系统后,作者就开始介绍系统 1 给大家带来的各种有趣的认识偏见。

小数定律

小数定律是说,在样本足够小的时候,几乎一定会产生结论偏差,而人们的系统 1 会在潜意识里,对这些偏差进行总结,形成不合理的结论。

书中的例子是:

一项研究对美国 3141 个县的肾癌发病率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该病的分布模式很值得注意。发病率最低的县差不多都位于中西部、南部和西部人口稀少的乡村,这些区域按照惯例由共和党管辖。对此,你有何看法?

由于人口稀少的乡村本身样本量就偏小,所以它更可能产生极端情况,即发病率最低或者发病率最高。但是人们根本注意不到这些。人们更喜欢用直觉解释这些现象,比如:

  • 当乡村发病率最低的时候,大家归结为乡下的空气好,没有污染
  • 当乡村发病率最高的时候,大家归结为乡下的医疗条件差,抽烟喝酒等习惯不好

我自己也有一个例子,我们公司的好多程序员同事都到了要小孩的年纪,然后我们发现每个人的小孩都是女孩,于是,我们就总结了一个「码农生女」的结论。但是有一天,我们的一个同事张导生了个男孩,于是我们的结论变成了:「除了张导,公司的码农都生女」的结论。

你看看,大家潜意识在解释这个世界的时候,总是在寻找规律,因为规律使得记忆变得简单,让理解世界变得容易。而小数定律背后的真相就这样被人们忽视了。

锚定效应

锚定效应的使用随处可见,最多的案例都是在商业环境中。当商品在制定价格时,都需要说服消费者接受,这个时候,寻找一个锚定就容易说服得多了。

蔚来汽车的价格明显高出国内的其它电动车品牌,于是他就把体验店开到特斯拉附近,各种参数对标特斯拉,于是大家拿他和特斯拉比,一下子觉得好便宜哟。

作者在书中举了一个特别夸张的实验:

甘地去世时比 144 岁大还是小?
甘地去世时多少岁?

虽然 144 岁已经是不符合逻辑了,人类社会没有人活了这么久,但是人们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还是会受 144 岁这个锚定的影响。

可得性偏见

人们会根据自己凭印象的感觉,来对事情做评价。所以,离得近的事情印象深,所以在评价的时候占的比重也会重。

公司在做绩效评估的时候,通常都会年中做一次,年底再做一次,两次结合起来决定年终奖。为什么不发年终奖的时候做一次就好呢?原因就是「可得性偏见」。有了年中那一次绩效的记录,年底的综合评估会更加平衡上半年的表现。

焦虑风险

我们的大脑解决小风险的能力有一个基本限度:我们要么完全忽视风险,要么过于重视风险,没有中间地带。

而媒体对风险的报道通常会产生「效用叠层」:一种集体信念形成的自我增强过程。看看多次在朋友圈被刷爆的文章就能够理解这种现象。

最终,人们并不是理性地按风险产生的概率来做决策,而是按对风险的「感觉」来做决策。

其它

书中提到的相关现象太多,随便再举几个:

  • 少即是多:通常越复杂的描述越让人感受到真实,而忽略了越复杂,概率越低这件事情。贵重的东西如果附加一个看起来廉价的东西,反倒会拉低整体的价格。
  • 光环效应:人们通常在潜意识里认为:一个人好,他就在各方面就好。一个人坏,那他在各方面都坏。这被称为:光环效应。光环效应通过夸大评估的一致性来保持逻辑的简单和连贯。
  • 重视典型:看到一个人长得又高又帅,就猜测他是做模特的。看到一个人瘦小,就猜测他不喜欢运动。

过度自信与决策失误

叙事谬误

介绍完各种认知偏见,就进入了本书的第三部分。作者在第三部分先介绍了过度自信产生的原因:叙事谬误。即人们通常喜欢简单的故事,清晰的逻辑。于是,被广泛传播的故事都是那些通俗易懂,具体而不抽象的故事。而这些故事都忽视了运气的成份。上一部分提到的光环效应,也同样加强了人们在认识上的偏见。

接着作者介绍了后见之明和结果偏见。

后见之明和结果偏见

后见之明是说,人们总是喜欢事后诸葛亮。当事情有结果时,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早就可以理解和预见这种情况。对付这种情况,我特别喜欢德鲁克的办法:即把自己的观点写下来,然后过一段时间再看。这样自己就很难回避自己观点的错误了。正视错误之后,自己就可以调整和总结。

结果偏见是说,当坏事情没有发生之前,大家不觉得相关负责人有什么功劳。当坏事情发生了,大家就会觉得相关负责人水平不行。这个心理认知在很多行业非常普遍。比如:在企业里面做安全防范就是这样。如果你做得好,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老板很可能认为你不重要,或者没做什么事情。当安全问题发生了,无论你之前做得多么好,老板都会认为你不称职。

结果偏见可能是我见过的最最难以解决的认知问题了。我了解到很多公司里面,CEO 和 CTO 之间也常常会发生这样的结果偏见。明明需求很复杂,技术挑战很多,技术团队拼尽全力上线了,结果老板可能还觉得你做得慢。理由可能是:别的团队做一个类似的,只花了两天时间。但是,非技术出身的老板很难理解:

  • 技术团队可能有很多历史的积累和债务
  • 团队可能同时并行着多个项目
  • 类似的产品需求并不是完全一样,差异的部分看起来很小,但是技术复杂度完全不一样
  • 别的团队可能有类似项目的积累

直觉什么时候有效

在这一部分,作者也认真讨论了一下直觉在什么时候是有用的。作者承认《眨眼之间》一书中提到的直觉的有效性,但是作者觉得获得这种专家的直觉是有条件的,条件是:

  1. 环境有规律,可预测。例如医生、护士、消防员、棋手的工作场景。
  2. 可通过长期训练来学习这些规律。

我在上一篇《iOS 面试之道》的文章中也提到,我觉得面试也符合上面的场景。环境固定,讨论内容偏固定,所以一个长期面试别的人面试官,可能就会形成判断人的一种直觉。

好的决策方法

在做决策的时候,作者推荐了一些实践方法,例如:努力养成采纳外部意见的习惯。因为内部意见通常充斥了乐观。

又比如,抑制乐观主义情绪的实践方法:事前验尸。我们假设这个项目未来失败了,然后总结这次失败的原因。通常从这个角度思考,我们就可以认真重视各种可能的风险。

事前验尸观点有两个主要优点:决策快要制定好时,许多团队成员会受到集体思考的影响,而事前验尸则扼制住了这种影响。另外,它还激发了那些见多识广的个人的想象力,并将他们的想法引导到最需要它们的方向。

我听 Annie 讲如何在腾讯做投资的经验,她提到过一个 Tips:当你觉得这个被投公司未来有可能因为什么失败的时候,通常这种担心都会发生。我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事前验尸的决策角度。

选择与风险

前景理论

好了,终于讲到作者著名的展望理论(prospect theory,也被称作前景理论),在第四部分「选择与风险」中,作者介绍了传统的理论根本站不住脚,人们对于收益和风险的感受并不均等。

简单来说,所有人都是风险厌恶型的,丢 100 块钱带来的痛苦,比捡 100 块钱带来的快乐强。所以,就会有很多符合这种逻辑的行为产生。以下就是作者关于这个理论最经典的图了:

人们如果要克服这种行为,就只能靠系统 2 来帮助你拜托这种直觉影响。

禀赋效应

禀赋效应是指当个人一旦拥有某个物品,那么他对该物品价值的评价要比未拥有之前大大提高。

泰勒发现 R 教授非常不愿意卖掉自己收藏的葡萄酒,即使对方出价高达 100 美元(当时可是 1975 年)一瓶也不行。R 教授也会从拍卖会上买葡萄酒,但无论质量如何,他出价从不会高过 35 美元一瓶。若价格在 35 美元~100 美元,他就既不买也不卖。这个巨大的价格差在经济理论上看是相互矛盾的,人们希望这位教授能在这个价格区间为某瓶酒定一个值。低于这个值就应该买,高于这个值就应该卖。
这个可以接受的卖价和可以接受的买价应该相同,但事实上,最低卖价(100 美元)比最高买价(35 美元)高出很多,拥有这件物品似乎会提升它的价值。

前景理论也可以用来解释禀赋效应。因为除了商人做生意,普通人卖某些自己的东西的时候,会引起他对于损失的厌恶。

两个自我

两个自我指的是感受当下的经验自我以及记录并作出选择的记忆自我。在书的最后一部分,作者选择讨论人们的选择性记忆。作者发现,人们的记忆非常不可靠。

峰终定律,指我们对一件事物的记忆仅限于高峰和结尾,事件过程对记忆几乎没有影响。高峰之后,终点出现得越迅速,这件事留给我们的印象越深刻。

人们过于在乎结尾,以致于比起整个人生,我们更在意人生的结局。一个穷人辛苦一辈子,晚年终于可以享受几年福气,远远好过一个地主儿子逍遥地活了一辈子,晚年过得穷困潦倒。但是其实从快活的时间来看,地主儿子明显更多。

小结

作者首先在书中引入了两个虚拟人物,分别是运用直觉、进行快速思考的系统 1 和需付出努力、运行更慢的系统 2。系统 2 进行的是慢思考,能监督系统 1 的运作,并在其自身有限的能力下尽可能地占据控制地位。

然后介绍了两个物种,分别是活在理论世界的虚拟经济人以及活在现实世界的人类。

最后介绍了两个自我,指的是感受当下的经验自我以及记录并作出选择的记忆自我。

由于两个系统的差异,所以人类产生了各种奇怪的、不符合经济学规律的行为和认知。

本书列举了相当多的这方面的例子,如:小数定律、可得性偏见、峰终定律、前景理论等。

作者在书中也提供了相当多让系统 2 接管系统 1 的实践,例如:事前验尸。其实了解这些非理性行为本身,也会使得我们在遇到相关场景的时候,激活系统 2 帮助我们做决策。

如果说这本书有什么缺点的话,就是太长了一些,论述稍显啰嗦。这可能是因为作者是心理学家,比较严谨的原因。这是我读的第一本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作品,推荐给大家。

CATALOG
  1. 1. 系统 1 和 系统 2
  2. 2. 启发法与偏见
    1. 2.1. 小数定律
    2. 2.2. 锚定效应
    3. 2.3. 可得性偏见
    4. 2.4. 焦虑风险
    5. 2.5. 其它
  3. 3. 过度自信与决策失误
    1. 3.1. 叙事谬误
    2. 3.2. 后见之明和结果偏见
    3. 3.3. 直觉什么时候有效
    4. 3.4. 好的决策方法
  4. 4. 选择与风险
    1. 4.1. 前景理论
    2. 4.2. 禀赋效应
  5. 5. 两个自我
  6. 6.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