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几种招式
最近读完了一本新书:《游戏让学习成瘾》。这是一本综述性的书,把现存的关于游戏化的各种理论和实践的文献内容进行了梳理。
对于本书,我印象最深的是其第 3 章:「教学游戏化的支撑理论」。该章介绍了「学习的几种招式」,仔细思考之后觉得非常有意思,分享给大家。
大招式
操作性条件反射
「操作性条件反射」是将外部激励和学习目标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式。通常应用于训养宠物或动物。比如:你每次叫你家🐶的名字时,都给它喂吃的,它就知道这是它的名字了。又如马戏团的训养员在训养动物时,当动物完成规定的动作后,就可以得到食物奖励。
当然,这种条件反射的学习有时候也应用在人类的教学上,比如你上课调皮被老师叫到外面罚站,又比如你和别的孩子打架,被你爸狠狠地揍了一顿😝。
整个社会都依靠着外部激励运作着,很多人并不是那么热爱自己的工作,但是因为有工资当作外部激励,并且奖金会奖励优秀的工作质量,所以最终大部分人都可以在社会需要的工作岗位上坚持做下去,并且还会追求更高的工作绩效。
自我决定理论
与上面聊到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对应的,就是「自我决定理论」,简单来说,就是你做某件事情,不是因为什么外部的激励,而是因为你内心就想做这件事情。
这种意识其实源自人类对自我个体的自主性需求。人们希望感受到「自由」,而想学什么就学什么,就是一种极度自由的表现。
另一方面,这种意识能够满足个体对于成就感的渴望。你希望学做饭,最终你做的菜得到了伙伴和自己肯定,最终会给自己带来非常大的成就感。你希望学习编程,最终你的代码运行在成千上万的手机中,满足了用户的各种需求,这也是莫大的成就。
最后,这种意识可以满足个体对于挑战的渴望。这是一种追求极限的意识。一旦人们进入这种意识中,即使他最终失败,他也能接受。这种追求挑战的心态,在生活和游戏中都处处可见。比如俄罗斯方式等待玩家的最终结果都是失败,但是大家会在意这个挑战的过程而非结果。
对于生命来说,所有人都逃不掉死亡和被遗忘这个宿命,但是大家还是会追求生命过程的精彩,因为每个个体不断成长的这个过程本身,就足以让大家非常愉快。
小招式
上面聊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和「自我决定理论」是学习的大招式。我们接下来再说说一些学习的小招式。首先要介绍的就是分段练习。
分段练习
分段练习是指:将学习的内容进行拆解,对每个拆解之后的内容进行反复学习,并且在学习一段间隔之后定期复习以强化记忆。
我在学习自游泳的时候,教练先让我手把浮板练腿部招式,几天之后再练习单手招式,最后再结合上手部动作和腿部动作,最后再加上换气的部分。整个学习过程就是一个拆解学习再组装的过程。
分段练习是一种将大问题转化成小问题,然后逐个击破的思想,这种思想在初高中的时候就开始应用了。我们在学习几何的时候,先学习平面几何,然后等我们掌握平面几何知识后,我们再学习立体几何。立体几何的很多问题,其实是转化成多个平面几何的问题来解决。
比如:如果我们要证明在立体几何中的两个直线平行。我们可以先证明这两条直线「共面」,只要它们共面,这个问题就转化成:如何证明平面几何中两条直线平行了。
分段练习这种问题拆解的思路也不总是有效,因为它容易陷入细节思考而缺乏全局意识。在一些颠覆性创新的领域,这种思想就很有害,因为它无法全盘推翻以前的框架而重新学习。
支架式教学
支架式教学是指将学习成分各种关卡,通关之后再着眼于下一个关卡。支架式教学的核心是让学习的难度与学员的水平匹配,类似于游戏中的「最优化的挑战」一样。这样才可以持续地给学员产生类似「心流」一般的感受,以增加学员的成就感。
支架式教学和分段练习看起来有点像,但是着眼点不太一样。分段练习的着眼点还是更好地解决问题,支架式教学的着眼点是个体的感受。例如,有可能有一些事情,即使分段练习之后,难度还是很大,比如背 GRE 单词。又有一些事情,其实并没有逻辑上可做的分段和拆解,但是为了提供支架式教学,人为地把其中一些知识先抽出来,以保证体验。
情景式记忆
我们大部分人的学习,都是来源于正式的场景:比如上课,听分享,看教学视频,看书等等。但是情景式记忆理论指出:其实最好的学习方式是在目标场景下学习。比如你要学游泳学做菜,看书的效果就不大,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体验,在真实是游泳馆里学习。
学习编程也一样,你看多少书都没用,还是得自己上手写一行行的代码才有真实的感觉。这也是为什么以前在学校,我们班上有些学霸 C 语言笔试很厉害,但是上机操作就各种问题一样。
认知学徒理论
认知学徒理论是基于上面提到的情景式记忆的。它认为学习应该在一个真实环境中,人和学习环境不能割裂。
对于我们来说,大部分的知识都不是应用在应试考试中,而是应用在生活中,所以如果你不能将学习的内容与生活的环境相结合,学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我学了 10 多年英语,其实一直没长进。真正长进的时候,其实是毕业之后做 iOS 开发,需要去看 iOS 的开发文档,看 WWDC 视频,去 stackoverflow 上回答问题挣 reputation 的时候。那个时候我才意识到英语是有用的,同时才真正天天用上了英语。
社会化学习理论
这是我最近体会很深的一种学习方式。所以我详细讲一下,希望大家都学会这种学习招式。
社会化学习理论出现于 20 世纪 70 年代末,罗伯特班杜拉将社会化学习理论解释为个体间相互学习的方法,它以社交场合为背景并通过观察来实现。
社会化学习理论基于一个前提,即行为可以通过观察和模仿学习。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表明:人类的社会榜样确实可以有效地影响并改变他人的行为、信仰或态度,在社交和认知功能方面是有效的。
我为什么说这个很重要呢?这个其实是让大家学会在工作中通过观察和请教来学习,因为很多知识是无法通过学校的课程来掌握的。举个例子:
不管你是技术研发还是产品经理,在工作两年左右,都会需要当 Mentor 指导新人。如何指导新人呢?你当然可以买本书或者网上搜一下相关的文章来学习,但是这些学习都不符合刚刚提到的 “情景式学习” 的理论的,你即使把书中的知识背下来,你也可能带不好新人。
那么怎么办呢?难道说让你刚开始带的几个新人当「实验品」,用来练习你指导人的技能?或许可以,但是这至少是伤害了那几个新人的,大部分公司可能都不愿意这么做。即使在这件事情上可以,那如果是当 CEO 呢?你从来没有当过 CEO,难道要让你爸注册一家公司让你练手如何当 CEO?
说到这里你大概理解了吧?有一些技能,是不太可能完全给你一个环境来边做边学的。这个时候,社会化学习理论就给你巨大的帮助。
所以,你如果要应用好社会化学习,你在当新人,被别人指导的时候,你就应该观察你的 Mentor 在怎么指导人,你的感受哪些地方好,哪些地方不好。最终,你指导别人的技能,是在你当新人的时候学会的!你看,你完全不需要真正的当 Mentor,就可以学会如何当 Mentor。
做 CEO 也是一样,你只需要有机会观察你们公司 CEO 的工作方式,有机会和他聊聊天或者请教一些问题,就可以学会一些当 CEO 的知识,而不是真正等到开一家公司的时候,才去看书,报商学院的课程来学习。
我在学游泳的时候,就仔细观察游泳教练在怎么教我,我是怎么突然就学会的。于是在我学会游泳之后,我至今已经教会了公司的 5 个同事学游泳。我自认为还是一个不错的游泳教练,而这个学习过程,完全是我当学员的时候偷偷学会的。
这个世界大部分的重要知识都没有被文档化,一方面是文档化的收益很低,另一方面是文档化之后学习的效果也很差。所以,每一个工作的人都需要掌握这个社会化学习的技能,只有这样你才能在职场中持续地向上司和同事学习,在有一天你被提拔的时候,不至于完全不能胜任。
所以:
- 如果你是一个职场新人,你应该学习别人是怎么指导你的。
- 如果你是工作 3 年的人,你应该学习你的上司是如何管理团队的。
- 如果你在管理团队,你应该学习如何经营公司。
希望你能掌握这种学习招式。
小结
本文讨论了学习的大招式:「操作性条件反射」和「自我决定理论」,小招式:分段练习、支架式教学、情景式记忆、认知学徒理论、以及我们着重讨论的:社会化学习理论。
希望对大家有用,玩得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