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程序员这个行业,坚持做技术写作的人一直比较少。我和身边的朋友沟通后,发现他们除了借口没有时间外,大多没有意识到写作带来的收益。在他们看来,将自己学到的知识简单记录下来就足够自己需要的时候回顾了。而技术写作通常需要花更多时间,因为需要将技术的细节以及来龙去脉讲清楚。
不得不承认,这的确是一个事实,通常情况下,把一个知识讲清楚比理解它更难。那我们为什么要花时间写作呢?我想写作至少有以下好处。
记录下自己学习的点滴
在程序员这个行业,坚持做技术写作的人一直比较少。我和身边的朋友沟通后,发现他们除了借口没有时间外,大多没有意识到写作带来的收益。在他们看来,将自己学到的知识简单记录下来就足够自己需要的时候回顾了。而技术写作通常需要花更多时间,因为需要将技术的细节以及来龙去脉讲清楚。
不得不承认,这的确是一个事实,通常情况下,把一个知识讲清楚比理解它更难。那我们为什么要花时间写作呢?我想写作至少有以下好处。
2013这一年值得总结的有两方面的事情:一是技术分享和收获,二是创业感悟。
我这一年在技术分享上投入了更多的时间,也得到了非常大的收获。
我主要的技术分享渠道包括:
个人博客。今年一共完成了24篇原创博客。相比于去年的36篇,少了很多。主要是因为很多精力分散到微信公共帐号上去了。不过今年文章的质量相比去年更高了,写了包括《Objective-C对象模型及应用》和《谈Objective-C Block的实现》这类比较深入的文章。
InfoQ网站 。今年一共完成了7篇发表在InfoQ 上的稿件 , 其中原创技术文章4篇,翻译技术新闻1篇,采访稿2篇。
我在 IT 公司工作了六年,有着三年面试官的经历。在面试中,我发现很多人都不能写好一份求职简历,所以今天不谈 iOS 开发,谈谈如何写一份针对互联网公司的求职简历。
我主要想分享的内容包括:
你注意到了吗?在 Xcode 中,当你点击查看调用栈的时候,调用栈的每个方法前面都有一个 Icon,而且还有好几种不同的样子,如下图所示,你知道它们代表什么意思吗?
本部分的内容写于2013年12月,2015年11月有更新,更新版的文章见:《Charles 从入门到精通》
本文为 InfoQ 中文站特供稿件,首发地址为:文章链接。如需转载,请与 InfoQ 中文站联系。
Charles 是在 Mac 下常用的截取网络封包的工具,在做 iOS 开发时,我们为了调试与服务器端的网络通讯协议,常常需要截取网络封包来分析。Charles 通过将自己设置成系统的网络访问代理服务器,使得所有的网络访问请求都通过它来完成,从而实现了网络封包的截取和分析。
Charles 是收费软件,可以免费试用 30 天。试用期过后,未付费的用户仍然可以继续使用,但是每次使用时间不能超过 30 分钟,并且启动时将会有 10 秒种的延时。
因此,该付费方案对广大用户还是相当友好的,即使你长期不付费,也能使用完整的软件功能。只是当你需要长时间进行封包调试时,会因为 Charles 强制关闭而遇到影响。
Charles 主要的功能包括:
由于 Flurry 的后台在中国访问实在太慢,另外 Flurry 对中国区的 IP 类型判断不太准确(3G和Wifi无法准确区分),所以我现在不再推荐大家使用 Flurry 了。
不用 Flurry 之后,我们现在使用的是腾讯的 MTA 来做统计。
本文为 InfoQ 中文站特供稿件,首发地址为:文章链接。如需转载,请与 InfoQ 中文站联系。
Flurry是一家专门为移动应用提供数据统计和分析的公司。他们的数据统计分析SDK支持的平台包括iPhone, iPad, Android, Windows Phone, Java ME和BlackBerry。使用Flurry服务的公司包括eBay、Yahoo、Hulu和Skype等超过11万家公司,涉及的应用超过36万个。
利用Flurry提供的分析平台,我们可以很容易地自动统计出应用的使用情况,例如:
Flurry也可以自动统计出移动设备的分类情况,例如:
除了上面介绍的自动统计项目,Flurry SDK也提供了统计用的相关API,便于我们针对自己产品的特点,做针对性的统计。例如统计应用中某个按钮的按下次数,或者网络请求的平均响应时间等。
本人今年主要在负责猿题库 iOS 客户端的开发,本文旨在通过分享猿题库 iOS 客户端开发过程中的技术细节,达到总结和交流的目的。
这是本技术分享系列文章的第三篇。本文涉及的技术细节是:基于 CoreText 的排版引擎。
本人今年主要在负责猿题库 iOS 客户端的开发,本文旨在通过分享猿题库 iOS 客户端开发过程中的技术细节,达到总结和交流的目的。
这是本技术分享系列文章的第二篇。本文涉及的技术细节是:答题卡扫描算法。
本人今年主要在负责猿题库 iOS 客户端的开发,本文旨在通过分享猿题库 iOS 客户端开发过程中的技术细节,达到总结和交流的目的。
这是本技术分享系列文章的第一篇。本文涉及的技术细节是:采用多 Target 编译方案来实现多个相似 App 的开发,以保证我们能够快速地推出多个相似课程的客户端。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自 唐巧的技术博客。
本文主要介绍 Objective-C 对象模型的实现细节,以及 Objective-C 语言对象模型中对isa swizzling
和method swizzling
的支持。希望本文能加深你对 Objective-C 对象的理解。
Objective-C 是一门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每一个对象都是一个类的实例。在 Objective-C 语言的内部,每一个对象都有一个名为 isa 的指针,指向该对象的类。每一个类描述了一系列它的实例的特点,包括成员变量的列表,成员函数的列表等。每一个对象都可以接受消息,而对象能够接收的消息列表是保存在它所对应的类中。
在 XCode 中按Shift + Command + O
, 然后输入 NSObject.h 和 objc.h,可以打开 NSObject 的定义头文件,通过头文件我们可以看到,NSObject 就是一个包含 isa 指针的结构体,如下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