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巧的博客

2021 年个人总结

字数统计: 5.3k阅读时长: 18 min
2022/01/01

一、工作

2021 年真是神奇的一年,不管是我们公司、还是在线教育行业、还是互联网行业都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分享一下这一年的收获。

在线教育行业

我们公司在 2021 年初还在赞助春晚和冬奥会,后面从刚开始广告受到限制,最后到了 6 月份具体的双减细则出台,公司和行业各到的影响逐步变大。这些限制包括:

  • 广告投放的限制
  • NGO 的要求
  • 资本的限制

以下是一些展开介绍。

广告投放的限制带来的是原有的主要获客转化模型彻底失效。所有公司的新增用户变得困难,同时由于前期投放带来的用户质量偏低,流失增加,造成整体用户规模明显下降。

NGO 的要求具体是指:K9 业务需要在 21 年底前转成非营利性机构。这样就可以有效限制投资进入这个行业。因为对于非营利性机构来说,利润是不能用于分红的,这样风投自然就不再进入 K9 行业了。行业没有了新增的融资。

虽然 NGO 的限制只是针对 K9,但是大家对整个教育行业产生了恐惧,从而造成资本市场整体对这个行业悲观的情绪。这带来的效果就是:没有哪一家在线教育公司能够拿到新的融资,不管是素质的还是非素质的。

没有了新增融资,这要求大家需要迅速调整到赢利的状态。但是原本的烧钱扩大规模的姿势已经摆好,调整到整体赢利的状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没有新融资+需要快速赢利,这两个要求造成超过 8 成公司没能挺过 2021 年,据教育部在 2021 年 12 月的发布会:

经过各方不懈努力,校外培训治理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学科类培训大幅压减,目前线下校外培训机构已压减83.8%,线上校外培训机构已压减84.1%

互联网行业

互联网行业的变化主要是政策对于文化、反垄断、社区的限制。

文化上,饭圈文化与选秀节目受到限制。

反垄断上,阿里、腾讯、滴滴、美团相继受到各种限制,例如:

  • 要求阿里与腾讯解除相互的屏蔽
  • 对游戏进行限制
  • 取消互联网行业 10% 的税收优惠
  • 因滴滴违规上市,涉及国家安全泄漏,对滴滴应用下架
  • 要求美团给外卖员上社保
  • 要求互联网公司承担“共同富裕”的责任,腾讯捐出了一整年的利润

社区上,政策对于昵称,头像,评论的管控更加严格。我大学时候成立了 10 多年的学校论坛近日关闭了,一些 ICPC 竞赛练习网站,虽然非常小众,也因为昵称管控不严被关闭。

供应链

今年开始管理斑马的供应链团队,学习到了很多,感受到的压力也非常大。

我的供应链工作主要侧重在反腐、交付、价格、质量、系统搭建上。

1、反腐

供应链首先是一个高危行业,因为涉及大量金额的采购工作。如何保证团队在执行采购的时候没有腐败?如何挑选与我们配合度高的供应商?今年我做了不少尝试,例如:

  • 开放流程和资料。让内审内控的同学参与到我们的采购流程当中,对有风险的环节提出改进意见。
  • 启动月度/季度分单会。让供应商管理的同事通过价格、配合度、质量来提出分单建议,由季度分单会来决策分单,使得采购同事无法控制订单分给哪个供应商。
  • 高压的廉洁政策,不允许在供应商处吃饭或接受任何礼物。

好的供应链是通过机制来保证廉洁的,这一点明年还需要继续优化。

2、交付

供应链最主要的责任就是保质保量的交付。

今年上半年我们面临了不少交付的挑战,好在我们都搞定了。下半年行业有了变化,我们也第一次学会了如何处理滞销品,做得不够好,但是最终也基本搞定了。

交付最主要的指标在用户端看来是“妥投率”,即用户在开始我们服务之前,准时收到了我们的学习资料。但在妥投率的背后,是一层一层的往前计算的条件被满足,例如:

  • 我的快递需要在指定时间内发货
  • 我的推单需要在指定时间内完成打包
  • 我的货物需要在指定时间前送到仓库,并完成质检
  • 我的质检需要通过,如果没通过,在退货重入库前,我们有足够多的可用库存
  • 工厂需要在指定时间前完成生产
  • 我们需要在指定时间前发出生产订单
  • 计划同学需要在指定时间内定出合理的生产计划
  • 市场同学需要按期提前同步市场计划

每一个环节都可能有延迟或者问题,那供应链就需要想尽办法保交付。

确实不容易。别的行业都是 80% 左右的缺货率就行,但是我们肯定不行,我们得 0% 缺货。好消息是我们的系统版非入口版本学习资料是几乎可以准确预测的,坏消息是体验版和系统版入口版本的资料不太能准确预测。备货太多就长期占用库存并且影响迭代,备货太少就缺货,都是让人头疼的事情。

除了通过日常努力运营保交付外,我们还努力做了这些事情优化交付:

  • 减少安全库存
  • 缩短生产周期
  • 压缩备料的时间
  • 尽可能统一原料规格
  • 将 SKU 缩减,尽可能通过“代采”替代“委外”,减少管理难度

供应链交付的挑战其实挺难,做得最好就是不出事故,上下游的同事感受不到。拿元祖的话来说,就是零分,但做得不好就是负分。

3、价格

今年在价格上主要做了供应链侧的降本,这些降本主要通过:

  • 改善生产工艺,提升效率降本。例如:
    • 采用联机过油替代脱机过油。
    • 一些环节用机器代替手工环节提升效率。
  • 引入多个供应商,通过有效竞争达成降本。
  • 在外观无感知的情况下,替代原料和工艺降本。例如:
    • 白卡价格过高时,用别的原料替代。
  • 适当推动上游修改工艺,达成降本。例如:
    • 将部分绘本内页由铜板纸改成胶版纸。

4、质量

质量的保障主要通过搭建独立的质量团队来完成,我对质量的认知是:

  • 最好的质量工作应该在产品设计阶段做。DQE 在设计的时候就考虑好生产的难度和良率,同时兼顾好成本。
  • 按着应该在采购环节就将质量和价格同供应商对齐。
  • 生产过程中,通过巡检 SQE 来监督质量的达成。
  • 仓库的质检 QA 其实是最后的一环,保证入库的商品质量合格。

质量团队最好相对独立,这样可以更大胆地提出质量要求。

5、系统搭建

今年我们才开始搭建供应链系统,我也是因为这个事情,才逐步参与到供应链管理中的。说实话交了不少学费,如果重新来过的话:

  • BOM 主数据是系统的核心,应该一开始就设计好,并且严格要求各方读这份数据。
  • ERP 和 SRM 是供应链的基础,应该尽早采用。
  • WMS 系统不应该自研,应该外采 + 定制。即便自研,应该用奇门接口,不应该用自定义接口。
  • ERP 与 WMS 库存的差异,应该定期核对。

整个 ERP 项目实施,应该有两个负责人,一个人是运营负责人,懂业务流程;另一个人是产研负责人,懂研发落地。如果只能有一个负责人,那这个人最好既懂业务,也懂产研。如果实在选不出来,那还是应该选产研负责人,让他去学习业务。

工作上的认知收获

1、现金流非常重要

年初有期权回购,我选择了 10% 左右的比例,如果再来一次,我会选择 20%,主要是因为现金流很重要。

我最近发现这个逻辑在很多地方都是成立的,比如很多公司,财务状态非常好,但他可能还是会选择稀释一些股份上市,通过这样获得未来现金流的折现。这种折现是有价值的,首先这可以让公司加快发展速度,另外现金对抵御风险也是很有用的。

所以你看 A 股主板上市公司都有赢利要求,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大家还挤破头皮地排队等着 IPO。这都是现金流的价值。

对于个人来说,除了现金流重要之外,获得个人生活上的有效改善也是非常重要的。

2、一个收入规模为 N 的公司,应该有多少研发人员

因为整个行业受影响而裁员,所以我思考了一下人员规模与公司收入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如果不考虑未来的增长,拿收入的 10% 用于研发投入是挺多的了。所以,我们可以这么算出研发人员的数量:

研发人数 = 收入 * 10% / 人均成本

以业务向好的时候,我们应该面向未来的增长来储备人才。当行业遇冷,增长受困的时候,人才策略自然就需要重新按稳定后的收入规模来测算和调整。

只是对于个体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难受的事情。

3、企业应该创造真实价值

所有商业产品都应该努力创造真实的、非内卷的用户价值。这些价值应该匹配得上相应的商业利润,否则利润就是不稳定的。

企业应该和国家的整体战略一致,做国家鼓励的事情。

企业应该有一定的公益性,不与人民群众利益冲突。

4、主动求变

很多时候,觉得不好的时候,要主动寻求变化,这样才有机会调整。

举一个例子:刚开始管理团队的时候,我很害怕给下属打绩效 C(不合格)。但是后来我通常会尽量多打一些 C 。这不是说下属的水平越来越差,而是我发现绩效 C 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变化,他们需要处理这样的变化。

对于拿到绩效 C 的人,他们有两个选择:

  • 通过沟通,你没能和他对齐目标,他认为没受到公平对待,离开这个团队。
  • 通过沟通,你和他对齐了目标,他努力调整到你希望的状态。

以上两个可能变化,其实都是对团队好的。因为即便是离开团队,也表示你有机会改善现有的团队人才结构。

二、读书

今年的读书目标没有达成,很遗憾。到下半年的时候,我就感觉特别吃力,因为发现工作上有很多需要学习的东西(比如供应链和理财),这些东西很多时候不是通过看书能学到的,所以我就把时间花在这些具体的事情上了。

今年读的书有:

比较神奇的是《我在深圳当市长》这篇读书笔记发表后,我的书评最后被该书的作者,前深圳市市长看到,还专门来我们公司接见了一下我,还送了我一本亲笔签名的书,让我倍感震惊。

三、理财尝试

今年打算系统性研究一下理财,第一步是从各种资产开始学起,也整理了一下自己的一些尝试。

3.1 尝试美股和 A股

我花了一点点钱到美股和 A 股上。主要是为了验证认知。收益有一点点吧,也不太多,主要是对个人能力和风险有了更多认识。

美股的达斯达克综合指数(QQQ)其实是一个挺好的定投标的。而且可以在国内通过 QFII 基金来用人民币直接购买,合法合规。

A 股太凶险,好在我只碰了大盘股。茅台美的格力海尔,以及沪港通的腾讯。两年下来 25% 的收益。

股票市场除了指数定投和自己熟悉的行业,真的不适合个人投资者直接参与。

3.2 尝试私募基金

靠公司朋友的推荐,几年前买入了“建平远航”私募。刚开始 20% 的回撤让我感受了亏损对于心态的巨大影响,毕竟是几十万的亏损,但是后来又是 3 倍的涨幅,然后最近又回落到 2 倍多。

私募投资让我意识到挑私募主理人的重要性,之后我一直都没有找到其它更合适的产品。主要是因为不了解,不敢投入。

3.3 尝试 CTA

程序化的量化期货交易刚开始让我很迷惑,感觉会是风险特别高的产品。但是买了一个叫“元盛”的 CTA 之后,感觉还不错。

每年波动不大,收益率在 10% 左右。主要和股票市场相关性很低,所以作为组合来说降低了风险。

3.4 债券

虽然债券整体收益率只有 5%,但一直觉得债券还是值得配置一些。我选了一个工银的债券,那个主理人 11 年来只管理这一只基金,年化收益吧,肯定也就只能对标中债基金了,比银行定期高一点就行。

整个 21 年这只基金收益率都很一般,但我打算继续持有。

3.5 尝试指数增强基金

我刚开始特别弱,问了一圈才发现,原来指数增强其实不是把“收益或亏损同等放大”。搞明白它是挣韭菜的钱之后,我也就理解为什么能够增强那么多了。

可惜厉害的指数增强基金都买不到,我自己找了一个公募的中证 1000 指数增强产品购买。

3.6 尝试公募基金

研究下来,还是有一些比较牛逼公募基金可以尝试。今年看了很多,但是一直没有入手。只是入了一点点富国天惠。

选择这个主要是这个基金时间长,我对成立时间短的基金都没有信心,没有信心我就不能在回撤的时候拿得住,拿不住就会亏损。

四、理财认知

以下是一些理财认知:

1、可以尝试写模拟策略

程序员有一个优势,就是可以直接写代码来验证各种策略是否靠谱。

今年我学习了一个理财课,然后课程里面提供了大盘的历史数据和几个策略的 Python 测试代码,让我意识到其实咱们可以直接上代码来研究投资组合的收益率情况。

我的另外一个朋友也是因为自己写程序演算了一遍,发现股债比组合特别适合他,就自己完全按照自己的程序来配置组合。

2、先入局,再学习

很多投资项目水都很深,不应该轻易重仓。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多了解和判断,如果要试,也是先小钱试试,判断学习清楚后再碰。

3、别碰高收益产品

巴菲特老爷爷这么多年,也就 20% 收益率。

这年头像 p2p,区块链这种收益率巨高的投资项目,大家要有清醒的认识,搞不好别说复利了,几年的积累都赔进去了。

一些小道消息,内幕消息也别相信,真的就是犯法,假的就是割韭菜,咱们不要参与。

4、记录下自己的所有操作

我已经做了快 3 年的家庭资产负债表,还比较有用。

今年开始,我开始做专门的投资资产配置表,记录自己的资产配置情况、每种产品当时的判断、实盘情况,以及整体的风险、预期收益。

有表格记录和测算之后,我还是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一个费前 15% 的理财产品,如果我们假设他有 20% 的超额提成 + 2%每年的管理费,那么其实他的费后收益率已经降到了 9.76%。下图是我做的测算表,分享给大家:

5、投资上的认知和行为统一,我个人还很欠缺

今年个人有一次机会可以对冲掉风险:就是我其实可以做空整个教育行业。这样就可以像《反脆弱》那一本书中讲的那样,构建出一个不受极端情况影响的收益。

我个人想到了这一点,也做了一些尝试,但是我没能把我所有的美股资金都做这个事情。

我是一个很谨慎的人,所以我刚开始只拿了 10% 的资金做空,但是 PUT 的巨大波动率让我迅速受到了情绪的影响。差不多拿了 2 周之后,我把其中没赢没亏的卖掉了,只保留了有收益的,大概 5% 的仓位,也不再敢加仓。

最后这些仓位,我又在大概 3-5 倍收益的时候就全部卖掉了,没能拿到 10 倍。

这个事情的最优解其实理论上是这样:拿 5% 的个人资产用买入教育行业的 PUT 来做对冲。

  • 99% 的情况下这部分资产就作废了,相当于保险没生效。
  • 1% 的情况下,这部分资产生效,提供 20 倍的收益,对冲掉正股的损失。

我能完全想到这个做法,我也能够计算出这种收益模型,但是我实操中确实做不到。因为:

  • 5% 的个人资产其实挺多的,我心态上没有那种不生效就算了的平静。
  • 当 PUT 的资产巨大波动时,我无法控制卖掉它的冲动,特别是亏损一段时间好不容易回正的时候。有一种解套后赶紧想跑的感觉。

只能说自己能力没到位,不怪别人。

五、21 年目标回顾

  • 读 12 本书。
    • 没完成(6/12)。但是我花了很多时间研究工作和理财的东西,个人觉得当初定的目标还是太激进,没有考虑到变化。
  • 每周 1 次游泳,每次 1000 米。
    • 没完成。中午的餐会太多了,唯一安排在周三的游泳,又时不时被耽误。
  • 更多关注自己的心理状态,照顾好自己。

最后这一点做得还可以。

我发现人是需要释放的,选择好的方式给自己解压,该吃吃该喝喝该玩玩,对自己好一点。

人也是需要感恩的,时不时总结回顾一下,感谢身边的家人,朋友,同事,会让自己内心暖暖的。

六、22 年目标

  • 做好长期资产配置,好的定义是:
    • 想清楚再买,不会老反复变动调整。
    • 能够承受波动不赎回不抱怨。
    • 长期能够至少有年化 10% 以上收益,争取到年化 15% 收益。
  • 读 6 本书。
    • 给自己一个轻松点的目标,养成读书习惯还是很重要。
  • 每周 1 次游泳,如果中午搞不定就尝试早上或者晚上去。

七、个人 Milestone

  • 开始管理供应链,积累了不少供应链知识
CATALOG
  1. 1. 一、工作
    1. 1.1. 在线教育行业
    2. 1.2. 互联网行业
    3. 1.3. 供应链
    4. 1.4. 工作上的认知收获
  2. 2. 二、读书
  3. 3. 三、理财尝试
    1. 3.1. 3.1 尝试美股和 A股
    2. 3.2. 3.2 尝试私募基金
    3. 3.3. 3.3 尝试 CTA
    4. 3.4. 3.4 债券
    5. 3.5. 3.5 尝试指数增强基金
    6. 3.6. 3.6 尝试公募基金
  4. 4. 四、理财认知
    1. 4.1. 1、可以尝试写模拟策略
    2. 4.2. 2、先入局,再学习
    3. 4.3. 3、别碰高收益产品
    4. 4.4. 4、记录下自己的所有操作
    5. 4.5. 5、投资上的认知和行为统一,我个人还很欠缺
  5. 5. 五、21 年目标回顾
  6. 6. 六、22 年目标
  7. 7. 七、个人 Milest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