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得我以前刚学 iOS 开发的时候,常常会遇到各种问题,身边没有人交流,遇到问题只能上网搜。虽然 stackoverflow 能解决大部分问题,但是还是很渴望和身边的一些同行进行讨论和交流。
后来,我组建了一个 QQ 群,尽力把自己通过各种渠道认识的 iOS 同行聚集到群里面,希望形成一个讨论环境。现在群里面加入了包括网易,腾讯,百度,新浪,搜狐,美团,豆瓣等公司的 iOS 程序员以及一些自由职业者。因为大家都是比较有经验的开发者,所以每天大家的讨论不太多,但是都很有价值。
但是,我发现 QQ 群对于讨论的归档性太弱。很多有代表意义的讨论,对于其他人可能是有用的,但是由于群的归档性太差,随着时间流逝,这些信息无法被有效沉淀。
所以我想做一个尝试。我想把这个 QQ 群里面有价值的讨论信息整理归档到这个公共账号上。希望大部分 iOS 同行每天都能得到少量的,但是有价值的信息。对于特别有价值的信息,我也会在后期整理成博客,发表在博客上。
希望这能对你平时的工作有所帮助。
如果你感兴趣,那么可以扫描以下二维码加该账号为好友,或者在微信中搜索 “iOS 开发”。

后记 1(2013 年 3 月 27 日)
微信公共账号的运营感受
上面的提到的公共账号,我尝试运营了半个月,有如下感受:
- 微信公共平台实时性太高,文章归档性弱,微信 4.5 才增加查看所有历史消息的功能,而且很多人还不知道从哪儿查看历史消息。
- 微信公共平台相对微博或 RSS 订阅,对订阅人的干扰强度更大。因为消息会实时推送到订阅人手机上,并且有消息收到提醒。
- 微信公共平台上的消息因为是在手机上阅读,不适合作长篇的,深度的技术讲解,但适合作简单入门的技术介绍
- 微信公共平台的后台管理太弱,不适宜代码的排版。
- 微信公共平台上的消息不能被搜索引擎检索,阻碍了有价值的信息的传播。
综上所述,微信公共平台更适合于发表新闻类或漫谈的文章(例如 Fenng 的小道消息),或者入门性技术介绍(例如池建强的 Mac 技巧)。不适合长篇的技术深入讨论,更不适合贴代码,也不适合归档文章(要归档得自己另外整理)。
另外,每天通过公共账号发表文章相当费时间精力,至少需要 1 个小时的时间。对于我这个身处于创业公司的人来说,实在没有那么多时间花在这上面。所以现在该公共账号已经基本处于停止更新状态。
后记 2(2013 年 6 月 16 日)
维护这个微信号刚开始很难,原因一方面是整理信息的成本很高,写成微信很花时间。另一方面,我也没有那么多时间来写微信。不过我坚持了一段时间后,渐渐发现有一些牛人会被吸引到我们的 QQ 群里面,这样就行成了一个良性循环。QQ 群不断有牛人加入贡献高质量的讨论,讨论内容通过微信发出去后,又吸引更多牛人要求加入。
所以,该微信公共账号经过近四个月的坚持,最终不但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还引吸了大量牛人加入到我们的讨论群中。现在每天群里都有足够多的内容分享出来组织成文。我自己也慢慢找到了该微信公众号的定位,即给大家分享一些信息,而不是进行知识的长篇大论。很多时候,提供一些链接给大家就足够了,感兴趣的人自然会去深入阅读。
另外,6 月 6 日,本微信公共账号同时得到了 @Fenng 和 @ 池建强 在各自的微信公共账号上的 推荐,关注人数也暴涨。很高兴自己最终坚持下来了。
后记 3 (2016.02.16)
这个公众号现在已经运营了三年了,不但有超过两万的粉丝,还有大量的广告收入。我很开心自己的坚持得到了回报。
后记 4(2017.11.26)
由于转型做管理,这个公众号在 2017 年底改名为「唐巧」。
如何申请加群?
有很多朋友留言问我们的 QQ 群号并想申请加入,在此我统一回复一下。
QQ 群由于实时性太强,所以一旦有讨论,就会对平时的工作造成影响。所以 QQ 群里面的讨论不应该太热烈,否则每天就没法干活了。
所以我希望群里面的人都足够精通 iOS 开发,对于在群里面提出来的问题,都是值得讨论的问题。通过讨论,大家都有了收获,才不致于觉得这个群太打扰而把它屏蔽掉。
因此,我不希望群里面加太多的人,现在人数基本上有讨论的气氛,对于技术问题的讨论也都会有结果。所以, 暂时不接受任何加群申请。